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昊音动态」| 中科昊音合肥总部大楼和智能传感器智造基地正式启动,开启声纹智能科技新篇章

安徽中科昊音 2025年10月22日 18:40


       中科昊音合肥总部大楼和智能传感器智造基地正式启动!七载深耕铸就“声纹+”产业新地标。安徽中科昊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昊音”)在成立七周年之际,正式宣布位于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科技园三期N13栋的总部大楼正式交付。这座总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智能办公空间,集研发、展示与生产协同功能于一体,标志着中科昊音从技术攻坚迈向产业化落地的关键一步,七载磨砺,厚积薄发,为声纹AI技术打造“创新之家”。

       中科昊音成立于2019年,依托中科院技术背景,聚焦工业声纹算法研发,其核心产品CMFMC3.0跨信道声纹引擎,凭借99%的识别准确率,广泛应用于电力、风电、水利水电、煤矿、石油石化、新能源等领域。公司成立初期即获天使轮投资,2025年完成A+轮融资后加速扩张,并参与制定5项国家声纹检测标准。七年间,中科昊音实现三大跨越:

1.技术突破
       成功攻克风机叶片缺陷检测、光纤传感抗混叠等关键技术难题,技术方案适配国网电力、华电集团、长江电力等重大项目;

2.场景拓展
        从电力设备监测延伸至储能安全诊断,构建了“声纹+行业”的解决方案生态体系;

3.资本认可
        累计获安徽省创投、合肥市创新投、高新投等机构近亿元投资。


       中科昊音合肥总部大楼和智能传感器智造基地坐落于合肥高新区核心科创区,位于中安创谷三期N13栋,毗邻科大硅谷、中安创谷科技园一期等企业形成紧密的产业协同。大楼整体设计融合“声学科技感”与“开放协作空间”理念,规划了三大核心功能区:

1.智能传感器制造中心
       声振温一体化传感器、多模态融合类传感器、水饱和传感器、北斗模块和六轴倾角传感器;

2.声学发展简史展厅
       用图片、文字及视频展示技术成果,并开放声学沉浸式体验场景,例如“传音入密”、“海水倒流”、“声波通信”等典型声学互动场景;

3.生态孵化区
        用图片、文字及视频展示技术成果,并开放声学沉浸式体验场景,例如“传音入密”、“海水倒流”、“声波通信”等典型声学互动场景;

“新总部和智能传感智造基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升级,更是技术生态的扩容。”中科昊音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敏表示,“我们将依托中安创谷的科创资源,联合高校与企业共建‘声纹+工业互联网’创新联合体,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产业化落地。”

未来展望,从“合肥样本”到全球输出

新总部启用后,中科昊音规划未来三年战略发展目标,旨在从“合肥样本”迈向全球技术输出,推动声纹AI技术在智能制造与工业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

1.技术迭代,持续突破声纹识别能力边界
       中科昊音将加速研发并推出第四代声纹引擎,进一步提升在复杂环境下的识别能力。实现工业噪声环境下的高精度声纹辨识,为智能制造、能源、交通等关键行业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2.市场扩张,深化全球布局,提升国际影响力
       未来三年,公司计划将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30%,重点拓展中东、东南亚等能源市场,通过本地化合作与场景落地,推动声纹技术在全球工业安全领域的应用普及。

3.共建产业生态,引领协同发展
        中科昊音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工业声纹技术白皮书》,系统梳理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主导至少10项声纹技术相关国际标准的起草与推广,助力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七年前,我们以‘用声纹守护工业安全’为使命出发;今天,新总部的交付将成为技术普惠的起点。”刘敏强调,“未来,中科昊音将继续坚持‘硬科技+场景化’双轮驱动战略,推动声纹技术成为智能制造的‘听觉神经’”。


        中科昊音董事长刘敏表示,本轮融资将重点投入“AI声纹+工业物联网”平台研发,推动声纹技术从单一监测向预测性维护与智能诊断升级,并深化与能源央企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国家级声纹技术产学研基地。目前,公司已与湖北武汉江汉区达成战略合作,设立第二总部,2025年订单规模预计突破2亿元。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与工业4.0升级,工业设备智能化监测需求持续激增,据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声纹识别市场规模将超百亿元。中科昊音凭借技术先发优势与政策红利,有望在细分赛道占据更大份额。安徽省创投的注资将进一步强化其作为本土硬科技企业的标杆地位,为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链注入新动能。